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气道吸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颅脑损伤误吸致肺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颅脑损伤(Braininjury)患者咽反射消失,食物或口咽分泌物容易误吸进入肺内,导致急性吸人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目前颅脑损伤继发肺损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活化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learleukocyte,PMN)释放细胞因子与过度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荣燕;江智霞;黄大可 刊期: 2017- 06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年随访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SLE患者,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培养增殖6代以内的UC-MSC,检测UC-MSC移植治疗SLE前后与其免疫病理相关细胞因子CTLA-4、IL-15、IL-2、CD86、IL-17c、Foxp3、TGFβ2的相对表达量.治疗前后进行SLEDAI评......
作者:白茹;戚燕;吕昭萍;孟明耀;王晋文;侯宗柳 刊期: 2017- 06
-
CXCR1、CXCR2及CXCL8在乙肝相关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活检组织CXCR1、CXCR2及CXCL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外周血PBMCs中CXCR1、CXCR2及CXCL8mRNA水平;SP法检测肝活检组织CXCR1、CXCR2及CXCL8蛋白表达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相关肝癌患者PBMCs中CXCR......
作者:毕惠娟;陈建民;陈静静;王健 刊期: 2017- 06
-
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动态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MP感染患儿60例作为MPP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INA)检测血清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IL-8、IL-10、IL-13及TNF-α.结果:①MPP组急性期IgM、C3、C4、IL-8、TN......
作者:郭飞波;韩利蓉;余卉;石惠 刊期: 2017- 06
-
免疫球蛋白佐治婴幼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8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7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组)、41例患儿仅采取常规疗法(对照组),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肺部罗音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玉梅;李晓冰;候江红;朱珊;单海军 刊期: 2017- 06
-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8+ CD25+ FoxP3+调节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在子痫前期(PE)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子痫前期孕晚期患者46例,其中轻度子痫24例(MPE组),重度子痫22例(SPE组),并选择24例与患者孕龄匹配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HP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比例;Luminex200检测血清IL-6、IL-17A、IL-10、I......
作者:于建秀;汪洪友;钱雷;陈玮;孙海玲 刊期: 2017- 06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疗效评估:RECIST还是irRC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环境,以逃避免疫攻击,如破坏有效抗原递呈、下调效应T细胞作用、上调促进免疫耐受及T细胞“无能”的通路等.肿瘤免疫治疗旨在靶向机体免疫系统,刺激宿主产生抗肿瘤反应.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death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celldeath-ligandl,PD-L1)抗体......
作者:王巧红;吴霞 刊期: 2017- 06
-
抗PD-1及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进展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无论是肺癌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高居榜首[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80%-85%,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平均生存期12.9个月,3年、5年生存率较低,分别为19%及11%[2].这些中晚期患者大多已经丧失手术时机,虽然含铂双药联合化疗仍是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但研究显示化......
作者:马宝镇;高全立 刊期: 2017- 06
-
树突状细胞与轮状病毒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其他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400000名儿童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1].R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各国研究人员对其感染的特点、免疫反应及疫苗开发做了大量的研究[2-4].RV感染机体首先入侵肠道,以肠道黏膜免疫为主诱导机体免疫应答[5,6],但其免疫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RV感染的黏膜免疫......
作者:叶丽萍;胡静涛;王春凤 刊期: 2017- 06
-
结核病细胞免疫特征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诱导的感染性疾病,其感染、发病及预后等都与机体免疫功能息息相关.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免疫应答机制及参与因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其感染及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T细胞无论是从表型、功能还是体内定位来讲,其异质性特征都非常显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多种T细胞亚群被激活,参与结核菌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免疫病理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结核杆菌感染或结核病发病过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
- 2 CD4+效应T细胞的新成员——Th17细胞
- 3 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系的建立与功能分析
- 4 七氟烷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区凋亡的影响
- 5 应用ICS-Ⅱ免疫分析仪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
- 6 M-CSF对RAW264.7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7 束缚应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改变
- 8 科罗索酸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转导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
- 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0 BrdU标记山羊皮肤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
- 11 Poly I: 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能力增强
- 12 MG患者胸腺移植BALB/c nu/nu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功能研究
- 13 正常人外周血和胸腺T细胞中TCR DδX基因重排的特点
- 14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综述评论性文章的要求
- 15 IL-15对异基因抗原刺激下人CD8+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 16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的比较
- 17 NF-κB在AngⅡ介导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及ABCA1表达调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18 柯萨奇B3病毒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 茯苓多糖对小鼠血清IgA、IgG和IgM生物合成水平的影响
- 20 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GRA1蛋白免疫效果的动物实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