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
作者:魏菁;梁尉文;谭国珍 刊期: 2002- 04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细胞因子TNF-a、IL-1β和IL-6的变化及其与HIE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了50例HIE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细胞因子TNF-a、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浆及BPMC体外培养产生的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及PBMC体外培......
作者:杜冀晖;苏卓娃;陈实 刊期: 2002- 04
-
胃肠道癌患者血清中抗癌胚抗原(CEA)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循环中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抗体的情况,评价CEA及抗体的联合检测在胃肠道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CE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CEAIgG抗体,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胃肠道癌患者血清CEA含量升高者(≥15ng/ml)为30.9%(21/68),抗CEAIgG抗体阳性者为35.3%(24/68),CFA及抗CE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使阳性......
作者:吴军;杨太成;王晓怀;王小春 刊期: 2002- 04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IL-12对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影响.方法:分离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PHA(100)、HBcAg(1μg/ml)、HBeAg(1μg/ml)单独或联合IL-12(10ng/ml)体外培养48h,EIJ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
作者:王少扬;林玉梅;马卫闽;威少然;兰风华 刊期: 2002- 04
-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
目的:证实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主动免疫受体小鼠后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方法:应用供体(C57BL/6)来源的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出imDCs,灭活后静脉输注受体小鼠(BALB/c),并于输注后不同时间输注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检测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同时比较imDCs一次免疫与多次免疫对诱导嵌合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imDCs免疫后3d输注骨髓细胞可诱导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并持续......
作者:于平;熊思东;何球藻;储以微;郑秀娟 刊期: 2002- 04
-
内源性IL-12决定人PBMC产生干扰素γ的水平
目的:IFN-γ是由被有丝分裂原或抗原所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所产生,它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活性,现认为IL-12(外源性)是诱导IFN-γ产生的强诱导剂,并可促进静息CD4+T细胞朝向Thl表型分化,即诱导细胞免疫.目的是为了解由PBMC产生的内源性R-12是否在体外可诱导IFN-γ的产生及通过何机制诱导细胞免疫.方法:用抗CD3抗体、PHA、抗CD3抗体加抗CD28抗体和抗原(MLC)来检测被刺......
作者:孙晗笑;杨滨燕;李波;娄阁;吴长有 刊期: 2002- 04
-
GST-人可溶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目的:表达重组人可溶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l,sFGFR1),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生物学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FT-PCR)技术自人肺成纤维细胞获得sFGFR1cDNA,测序确证后,将其克隆入酵母细胞表达载体pYEX4T-1;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DY150)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
作者:孙陆果;马克威;于永利 刊期: 2002- 04
-
NFkB活化诱导剂筛选细胞的建立
目的:了解不同刺激剂作用HL-60细胞后对NF-kB活化的特点,为人类功能基因的筛选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获得能稳定表达IkBa-EGFP融合蛋白的HL-60细胞系,定性和定量检测8种刺激剂作用于该细胞系后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定性结果发现,在所用的8种刺激剂中,除IL-1ra作用后的细胞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外,其它7种刺激剂作用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胞荧光强度的降低,尤以PHA作用后......
作者:史须;马炳娜;钟英诚;张颖妹;宋泉声;马大龙 刊期: 2002- 04
-
MTT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炎合剂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合剂对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并试图为中药研究淋巴细胞转化提供检测方法依据.方法:通过模仿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的机体,用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给药后,采用MI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对比观察肺炎合剂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结果:肺炎合剂使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结论:肺炎合剂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作者:巴图德力根;孔英;高志红;朱耀寰;孔力 刊期: 2002- 04
-
rhIL-15和rhIL-2诱生的LAK细胞特性比较
目的:研究rhIL-15激活的IAK细胞的增殖、细胞毒作用及相关表型的变化.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的rhIL-15和rhIL-2分别诱生LAK细胞,研究二者诱生的LAK细胞的增殖状况;当rhIL-2和rhIL-15为1500U/ml时,MIT法检测LA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结果-LAK细胞的增殖对rhIL-2和rhIL-15均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无明显差......
作者:朱法良;孙洓;田志刚;张建华;张彩;张捷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c-Rel转录因子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控的研究进展
- 2 白细胞介素-13基因错义突变rs20541C/T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
- 3 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
- 4 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 5 调节性DC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病中的作用
- 6 EF延缓HPAT轴衰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 7 细胞凋亡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 8 糖尿病脑梗死急性期TF、TFPI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 9 流式细胞术外周血样品的直标法
- 10 CEA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治疗CEA阳性肿瘤机制的研究
- 11 中药淫羊藿苷抑制肝癌HepG2.2.15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作用研究
- 12 CTLA4Ig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增殖及胞毒效应的影响
- 13 抗AIF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和鉴定
- 14 自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5 人AITRL胞外区基因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生物活性分析
- 16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mRNA表达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 17 水红花子对 LPS 诱导流产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保胎作用
- 18 大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RT.BMl
- 19 TNFR Ⅰ封闭肽-hIgGFc融合蛋白和TNFR Ⅰ封闭肽对TNF-α介导的生物学效应的封闭作用
- 20 抗CD28+B7.1单抗共刺激T细胞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第二信使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