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EBV介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可能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症、进行性骨质破坏和关节功能丧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RA的发病率约达0.4%~1.0%,全球为0.5%~1%,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R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目前主要认为其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细胞凋亡以及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赵蓉 刊期: 2012- 06
-
微小RNA调控T淋巴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其分化将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方向和强度.深入研究和阐明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对于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微小RNA(microRNA,miR)是一类长度为18~25核苷酸的内源性短链非编码RNA分子,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特异性互补作用来降解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并在特定条件下上调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随着研究技术的更新与进步,miR对免疫系统基因表达的......
作者:钟国成;朱波 刊期: 2012- 06
-
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候选蛋白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能够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患者主要集中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据统计,每年大约有一百万的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1].抗生素是肺炎链球菌引起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是,耐青霉素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这些疾病的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治疗费用也逐步攀升[2],而疫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作者:李莉莉;郑凡;王健 刊期: 2012- 06
-
EGR-1基因转染对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EGR-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EGR-1质粒,于培养12、24、48小时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EGR-1、TGF-β及PDGF-B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刘洁;候明辉;刘莉;张耀;孟杰;郭雅卿;李鸿燕 刊期: 2012- 06
-
阿托伐他汀抑制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3组,对照组加50mg/L的ox-LDL培养12小时;实验组分为2组,分别加50mg/L的ox-LDL和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培养12小时,于6小时和12小时进行检测,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SLP的浓度,用RT-PCR检测TSLPmRNA的表达,采......
作者:昌薇;何少林;林静;赵卉;李大主 刊期: 2012- 06
-
携带人livin a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AdMax系统构建携带人抗凋亡基因livin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rAd-livinα),并感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制成DCs疫苗,为下一步用此疫苗抗肿瘤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以质粒pIRES2-EGFP-livinα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人livinα基因cDNA序列,再将livinα基因cDNA亚克隆于穿梭质粒pDC316-EGFP-cmv,获......
作者:谢军平;李环羽;高亭;王石生;颜春松;况九龙 刊期: 2012- 06
-
法桐花粉主要过敏原基因Pla a1重组表达及鉴定
目的:表达、纯化和鉴定法国梧桐花粉主要变应原基因Platanusacerifoliapollenallergen1(Plaa1).方法:首先根据文献查找并在GenBank获取法国梧桐花粉主要变应原基因序列Plaa1,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全基因;将Plaa1与载体pET-44a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诱导并优化目的蛋白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外源表达蛋白;应用W......
作者:王贵佐;陶爱林;孙秀珍;李满祥;刘昀;邹泽红;吴媛媛 刊期: 2012- 06
-
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狂犬病病毒小鼠组织内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基于MALDI质谱的狂犬病病毒小鼠脑组织内质谱成像实验方法,寻找狂犬病病毒脑组织内定位标记物.方法:制备冰冻切片,进行组织上原位酶解及基质覆盖,利用MALDI质谱扫描成像,以及FlexImaging2.1软件分析,对差异肽段进行二级质谱鉴定.结果:初步鉴定出了四段狂犬病病毒肽段,可作为组织内狂犬病病毒定位标志物.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狂犬病病毒组织内定位的精确度奠定了研究基础.......
作者:徐静;杨松涛;万家余;张守峰;许娜;李楠;许琴;刘文森 刊期: 2012- 06
-
经链球菌菌体制剂OK-432刺激的树突状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链球菌菌体制剂OK-432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对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s,NK)体外扩增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DC分为未成熟DC组和OK-432刺激的DC组,48小时后MTT法检测DC增殖情况,FCM检测DC表型CD80、CD83、CD86的表达情况;后将未成熟DC组和OK-432刺激的DC组分别与NK细胞以1:1、1:5......
作者:于丽梅;陈剑群;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陈玲 刊期: 2012- 06
-
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前未使用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的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69......
作者:龙方懿;印国兵;刘智敏;杨俊艳;贾朝莉;刘小花;董超然;王旎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狂犬病毒融合糖蛋白DNA疫苗及免疫效果的研究
- 2 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和临床意义
- 3 重组腺病毒转导的MSC导向的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MS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作用
- 4 组织芯片制备及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体会
- 5 Compound 48/80活化的肥大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归巢的影响
- 6 四肽化合物CMS030抗移植排斥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细胞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
- 8 水红花子对 LPS 诱导流产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保胎作用
- 9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非纯化的大肠杆菌表达抗原筛选杂交瘤
- 10 阿托伐他汀对人 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11 FoxO1基因对Jurkat细胞FoxO1-KLF2-S1P1通路的调节作用
- 12 抗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全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表位探究
- 13 肿瘤细胞裂解物联合化脓性链球菌裂解物的抗肿瘤作用
- 14 一种体外扩增γδT细胞的新方法
- 15 先天性HCMV感染免疫状态的研究现状及CpG ODN2395治疗初探
- 16 慢性肺心病患者PAC-1、CD62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7 “井”字形大班课讨论法在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8 类风湿关节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过敏性鼻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 20 脂氧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