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肠道益生菌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IP)联合人免疫球蛋白(H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IPHIg组和HIg组,每组30例,HIg组给予HIg治疗,IPHIg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P治疗.结果:IPHIg组和HIg组治疗后IgA、IgG明显高于治疗前,IPHIg组和HIg组治疗后IgM、内毒素(ET)、......
作者:柯胜忠;张多 刊期: 2018- 08
-
伊洛前列素对ILC2s介导的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Iloprost)对IL-33诱导的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IL-33刺激组、IL-33+iloprost干预组和单独iloprost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PAS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ILC......
作者:李倩阳;杨柳;赵坤宇;李智涛;蒋莉莉;李付广 刊期: 2018- 08
-
STC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抑制其表达对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斯钙素-2(STC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抑制其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TC2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将STC2-siRNA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阴性对照组(NC-siRNA),转染48h后,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TC2、ki6......
作者:吴焕良;苏亚静;吴大平 刊期: 2018- 08
-
低分子肝素对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抑制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共4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d,连续治疗7d.分别在治疗开始前与治疗后第7天,监测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IL-17、IL-23、TNF-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IL-6、IL-8、I......
作者:闫百灵;唐颖;付尧;陈凤 刊期: 2018- 08
-
孟鲁司特对过敏性紫癜小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过敏性紫癜小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胃给予0.1%麦胶蛋白(溶于6mmol/LHCl酸化水),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40mg/kg)封闭网状内皮系统的方法建立过敏性紫癜小鼠模型,采用印度墨水小鼠碳粒廓清法检测网状内皮系统(RES)功能,采用微量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
作者:杨云;马喜兴;王大虎;张环环;马耀辉;任翠敏;刘强 刊期: 2018- 08
-
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IL-8的表达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IL-18的表达探讨IL-18对甲状腺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2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IL-18水平.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8、IFN-γ及p-STAT......
作者:沈小波;任汉强;陈伟;龚传明 刊期: 2018- 08
-
PD-L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方法,探讨PD-L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7年8月1日公开发表关于PD-L1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Newcastle-OttawaScale(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漏斗图评估文献的发表偏移.采用比值比(......
作者:钮佳宁;梁俏美;沈佳程;周雅茹;房嘉琪;陈子嫣;刘伟 刊期: 2018- 08
-
带状疱疹患者血浆S100α蛋白、NSE、免疫球蛋白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HZ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名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疱液中VZV载量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NSE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
作者:田秘;陈韩;王敏健 刊期: 2018- 08
-
非HLA抗体在肾脏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肾移植术后产生的抗体与移植肾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并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近年来非HLA抗体在肾移植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对非HLA抗体的研究并不全面,然而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针对某些非HLA抗原诸如血管紧张素1类受体、基底膜聚糖、自身抗原等产生的抗体能够影响移植肾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的进程.非HLA抗体影响移植肾排斥反应及存活的潜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针对肾移植领域主要的非HLA抗体做一......
作者:杨关印;连鑫;周洪澜;傅耀文;高宝山 刊期: 2018- 08
-
CD4+CD25+Treg细胞分泌外泌体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为T细胞的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以及调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异质性纳米级胞外囊泡.现在研究认为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可将其细胞内的多种RNA、DNA片段、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转送到不同的受体细胞,从而改变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多项研究证据表明Treg细胞可分泌外泌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感染免疫、器官移植、超敏......
作者:曹启江;周奕辰;王金岩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
- 1 SLE患者 DNA 低甲基化对 DNMT1启动子表观修饰负反馈调控的研究
- 2 CpG ODN的特点及其在疾病中的新应用进展
- 3 法桐花粉主要过敏原基因Pla a1重组表达及鉴定
- 4 P120连环蛋白参与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 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6 卡洛芬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7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 CD4+CD25+调节性 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改变及意义
- 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tPA、PAI-1表达的动态变化
- 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和外周血CD4+T细胞的凋亡分析
- 1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IL-23的表达及意义1
- 11 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的比较
- 12 小鼠β防御素2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研究
- 13 大肠癌相关抗原LEA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 14 梅毒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及临床意义
- 15 HLA-G与妊娠免疫耐受
- 16 精神分裂症IL-1β、TNF-α和酪氨酸羟化酶的基因表达水平
- 17 湖北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18 溶脲脲原体感染对大鼠Sertoli细胞分泌 IL-6和TGF-β1的影响
- 19 近15年文献报告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71例荟萃分析
- 20 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的克隆、表达及体外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