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第7期文章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肝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作者:孙晶;李虹 刊期: 2000- 07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大便IL-8和TNF-α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IL-8和TNF-α在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RV肠炎患儿急性期大便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二者迅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中重症组大便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且大便IL-8水平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8和TNF......

    作者:李惠民;赵同启;陈俐;张进贵;王翠芹;王保兴;骆金芝 刊期: 2000- 07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CD23测定的临床意义

    CD23是分布于多种血细胞、上皮细胞上的IgE低亲和力受体,膜CD23经蛋白酶水解裂解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可溶性CD23(solubleCD23,sCD23),sCD23与变态反应疾病的关系已为人们所重视,近年的研究表明,sCD23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外周血sCD23含量,旨在探讨sCD23在RA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丁丁;伍卫林;杨明清 刊期: 2000- 07

  • 抗内皮细胞抗体及内皮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作用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及内皮素(ET)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SLE病人血浆中AECA,并同步检测血浆中内皮素水平.结果:发现活动期SLE病人组AECA阳性率明显较非活动期及正常对照组高,AECA阳性的SLE病人皮肤粘膜损害、浆膜炎、肾损害发生率较AECA阴性病人明显增高,AECA阳性组ET浓度也明显增高.结论:提示AECA不仅直接......

    作者:潘云峰;汤美安;张晓;尹培达 刊期: 2000- 07

  • 原发性肾炎尿液和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内皮素(ET1)与肾脏疾病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1],但不少研究存在矛盾的结果,本文探讨血、尿ET1的相关因素,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俊林;杨剑辉;孙文杰;王艳侠;罗南平 刊期: 2000- 07

  • M-CSF对RAW264.7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抗单核/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理,揭示M-CSF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抗氧化系统影响.方法:以L929细胞条件培养液为M-CSF来源,采用酶活性测定等生化测定方法,考察M-CSF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等检测指标的影......

    作者:庞战军;周玫;陈瑗 刊期: 2000- 07

  • 氧化修饰的β2-糖蛋白-1诱导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

    目的:探讨蛋白质的氧化修饰与体内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首先,在体外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系统氧化大鼠β2-GP1,然后以氧化的β2-GP1(oxβ2-GP1)免疫同种大鼠,后以ELISA方法检测被免疫大鼠β2-GP1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氧化的β2-GP1免疫的大鼠血清中产生高滴度的ACA.结论:β2-GP1的氧化修饰在ACA的产生上可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时彤;魏征人;李晓梅;杨翰仪 刊期: 2000- 07

  • 抗bFGF McAb制备、鉴定及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目的: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抗原免疫小鼠,建立多株稳定分泌bFGF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并对bFGF单克隆抗体(McAb)可变区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和免疫沉淀法对抗体特异性和Ig类型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Vk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克隆,并对4a2Vk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bFGF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人重组bFGF抗原,......

    作者:崔蕴霞;王一飞;林剑;任哲;银巍;宁波;冯炼强 刊期: 2000- 07

  • 寻常性天疱疮抗原EC1-2和EC3-4表位的分子克隆与蛋白表达

    目的:克隆并表达寻常性天疱疮抗原(PVA,即桥粒芯糖蛋白-3)的EC1-2和EC3-4表位,用于通过血清学方法特异性诊断天疱疮和了解PVA的表位与抗PVA抗体间的联系.方法:从角朊细胞抽提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目的基因EC1-2和EC3-4后与质粒载体PGEX-4T-1连接,电转导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表达EC1-2和EC3-4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后转移至硝酸纤维......

    作者:郑捷;康向东;李卫平;陈颖;唐敏珠;周文瑜 刊期: 2000- 07

  • 应用综合实验诊断M蛋白病

    目的:应用免疫固定的电泳技术,提高M蛋白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区带电泳、固定电泳以及尿的区带电泳、免疫电泳和本周氏蛋白的检测,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检测来自国内送诊的1213例标本,共检出M蛋白445例,占36.69%,准确率达99.6%.结论:以免疫固定电泳替代传统的检测方法,使得鉴定M蛋白的方法较2年前有了更大的提高.......

    作者:陆慧琦;屠小卿;徐玲玲;王皓;孔宪涛 刊期: 200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