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α-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干扰素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IL-2、γ-IFN、IL-10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82例乙丙肝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有效40例,有效率48.78%,随访1~2年,10.98%复发。干扰素治疗前:......
作者:赵彩彦;刘金星;李跃林;冯忠军;甄真 刊期: 2001- 06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其病因复杂,至今未明确。本文从细胞免疫的角度出发,研究了RAU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能力和分泌与创伤愈合有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淋巴细胞表面IL-2R表达等几种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对RAU发病的免疫机理作以探讨。......
作者:孙黎飞;刘海军;于广远;田野苹;曹雪涛 刊期: 2001- 06
-
北京流感流行前后人群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近几年我们常年进行人群流感抗体监测,北京1998年12月开始流感暴发流行,现将暴发流行前后的血清抗体结果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段佩若;赵华;张励力;林京;周继刚;王剑 刊期: 2001- 06
-
膀胱癌患者膀胱内注入BCG尿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
BCG膀胱内注入疗法是治疗膀胱上皮癌较为有效的疗法之一,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Kurisu等报道BCG可在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TNF-α和IFN-γ[1]。本文对膀胱上皮癌患者行BCG膀胱内注入疗法后,通过检测注入前后患者尿中TNF-α和IFN-γ的浓度,探讨对膀胱癌患者的抗肿瘤作用。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尹明实;吴龙仁;朴红心;崔伟哲;韩学吉;王群 刊期: 2001- 06
-
RhD阴性、Du、Del的检定及临床意义
D抗原抗体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血型。50%~75%RhD阴性的人接受RhD阳性的血可产生抗-D,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1]。为了减少输血反应,正确检定RhD阴性个体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对我院38例初检为Rh阴性的样本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检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梅;兰炯采 刊期: 2001- 06
-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调节CD34+细胞β整合素及L-选择素的表达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变化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方法:用双色免疫荧光法研究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化疗+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前后、骨髓和外周血CD34+细胞表面β1整合素(CD49d)、β2整合素(CD11a、CD11b)及L-选择素(CD62L)的表达。结果:①动员后第7天CD34+细胞表面较动员前CD49d、CD11a、CD62L表达下降(P<0.01),而CD11b无变......
作者:罗绍凯;童秀珍;洪文德;孔庆瑜;陈惠珍;彭爱华;李娟 刊期: 2001- 06
-
PAIg诊断骨髓巨核细胞不增多ITP的价值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疗效及预后估计的有效指标[1]。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ELISA)定量测定7例血小板减少而骨髓巨核细胞不增多患者的PAIg。结果发现,7例ITp病人的PAIg增高,说明PAIg是用于诊断骨髓巨核细胞不增多ITP患者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华锋;陈协群;张红 刊期: 2001- 06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的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5的纯化工艺和进行活性鉴定。方法:将rhIL-15工程菌大量扩增后通过包涵体提取、复性、凝胶过滤、阴离子交换层析、高效反相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纯化。结果:经纯化得到rhIL-15,其分子量为14.4kD,蛋白纯度为99%以上,比活为1×107U/mg,对NK细胞杀伤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通过三步纯化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高回收率和高生物学活性的rhIL-15,且具有明显......
作者:孙安源;孙汭;田志刚;王郡甫;朱法良;刘金生;张捷 刊期: 2001- 06
-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对iIEL激活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对iIEL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IEL);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产生能力。结果: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均能显著增强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的产生能力(P<0.0......
作者:周正任;王舰;杨晓临;王丹 刊期: 2001- 06
-
人源抗HBsAg抗体Fd段和L链高效表达菌株的筛选
目的:选用高效表达载体分别高效表达人源抗HBsAg抗体的Fd段和L链,经包涵体纯化和变性复性使Fd段和L链之间形成二硫键,终制备有活性、高产量的人源抗HBsAg基因工程抗体Fab。方法:用PCR法从可溶性表达重组质粒抗HBsAgFadComb3扩增Fd段和L链后分别构建高效表达载体PQE32-Fd和PQE32-L,并分别导入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表达,用SDS-PAGE筛选出高效表达克隆。结果:SD......
作者:刘顺爱;何玉先;徐道振;王学;田波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小鼠克雷白杆菌肺炎模型的建立及检测
- 2 茯苓多糖抑制甲醛诱导小鼠血清DNA加合物的实验研究
- 3 NK-92细胞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4 单倍体相合细胞移植引发GVHD和GVT时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 5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6、IFN-α、TNF-α及CIC检测
- 7 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的比较
- 8 抗bFGF McAb制备、鉴定及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9 人参四物汤对成瘾动物胸腺T细胞亚群增殖及IL-2R的作用研究
- 1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增高的血清可溶性Fas浓度
- 11 体外血液实验创新:用系统模式研究红细胞多种调节功能的进展
- 12 SARS的临床免疫
- 13 NK1.1+细胞在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4 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液及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5 人乳头瘤病毒58型治疗性复合DNA疫苗载体的构建
- 16 皖籍汉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 17 SCO2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8 免疫荧光实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构想
- 19 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 20 低剂量纳曲酮生物学活性及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