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第8期文章
  • SAP基因注射干预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发生

    目的:研究SAP基因注射对SLE发病的干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SAP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SAP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AP,观察SAP基因注射对活化淋巴细胞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SLE样综合征的干预作用,以ELISA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观察SAP与DNA结合后对DNA清除的影响;用增殖实......

    作者:吴瑾;吴厚生;屠红;熊思东 刊期: 2004- 08

  • 强直性脊柱炎TH亚群激活及T细胞活化状态研究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H1/TH2细胞激活状态及T细胞活化状况,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CBA)法检测35例AS患者TH1(INF-γ、TNF-α、IL-2)、TH2(IL-10、IL-5、IL-4)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T细胞、B细胞(CD19+)、NK细胞(CD16+56+)和CD3+HLA-DR+、CD4+HLA-DR+、CD8......

    作者:马莉;杨洁;李虹 刊期: 2004- 08

  • B7家族新成员:ICOS-L

    B7家族的经典分子包括B7.1和B7.2,主要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的表面,并通过与其配体CD28、CTLA-4的结合在T细胞的生长、分化、活化、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继CD28家族的ICOS-L发现以后,ICOS的配体-B7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也随之确定,由于该分子是由几个实验室分别独立发现的,而现在对该分子尚无统一命名,故本文暂用ICOS-L表示.......

    作者:孙学诤;申庆祥 刊期: 2004- 08

  • 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转移因子作为一种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针对某一种疾病抗原所制备的特异性转移因子(STF)的疗效更好.70年代起,肿瘤特异性转移因子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成为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抗肿瘤外,目前STF还应用于一些细菌性、病毒性甚至寄生虫性疾病.现就STF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鹤;陈心秋 刊期: 2004- 08

  • 肌萎缩蛋白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免疫突触的形成

    目的:探讨在神经肌接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表面糖化蛋白-肌萎缩蛋白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进而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方法:首先通过RT-PCR和FACS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观察肌萎缩蛋白在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并经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应用构建的反义质粒,研究其是否影响淋巴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活化.结果:肌萎缩蛋白广泛表达于T细胞、B细胞、不成熟DC、成熟DC及巨噬......

    作者:张进平;苏丽萍;徐焕宾;乔滨;熊凌云;王缨;熊思东 刊期: 2004- 08

  • 不同种类mPEG修饰HLA抗原的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mPEG修饰HLA抗原产生效果差异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评价HLA抗原修饰的效果;采用SDS-PAGE评价不同mPEG对抗原的修饰能力;用模建的HLA抗原三维结构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结果:mPEG-BTC可完全阻断HLA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mPEG-SPA也可有效地阻断HLA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结合,mPEG-MAL无阻断作用.不同mPEG对HLA抗原修饰效......

    作者:张印则;李伟;周华友;兰炯采;章扬培;张志欣 刊期: 2004- 08

  • Th1细胞亚群和Th1记忆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和组织分布

    目的:检测抗原特异性Th1细胞亚群和记忆性Th1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和分布.方法:抗原特异性Th1细胞在体外分化的不同时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同时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和IL-4的表达和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将标记的初始CD4+T细胞和Th1细胞被动输给小鼠后,观察Th1记忆细胞在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和IFN-γ的产生.结果:根据细胞因子产生的不同,可将Th1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随着Th1细胞分化......

    作者:吴长有;杨滨燕;朱兆玲 刊期: 2004- 08

  • 点突变SEA(D227A)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与鉴定

    目的:进行点突变的SEA(D227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进行表达、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株中克隆SEA基因,通过下游引物上的点突变,使得到的SEA基因752位碱基突变由A突变为C,致使SEA成熟蛋白的第227位氨基酸残基由D(GAT)突变为A(GCT),构建pRSET-SEA(D227A)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进行原核表......

    作者:叶菁;隋延仿;陈广生;李增山;张秀敏;曹云新 刊期: 2004- 08

  • 可溶性CD40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可溶性CD40(sCD40)酶标检测试剂盒及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该室制备的鼠抗人CD40单抗5C11作为包被抗体,另一株识别不同抗原位点的单抗3G3经生物素(biotin)标记后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单抗夹心的人sCD40酶标检测方法和对各种质控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健康供血员、甲亢、慢性肾炎、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肺癌患者血清和胸水及多......

    作者:庄羽美;黄建安;朱华亭;周璇;马泓冰;王凤鸣;Elisabeth Monchatre;Léna Edelman;张学光 刊期: 2004- 08

  • 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与HSP70BCG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HSP70HTCV)和卡介苗HSP70(HSP70BCG)对小鼠腹腔或脾脏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HSP70HTCV诱导抗瘤免疫作用的机制.方法:给正常BALB/C小鼠腹腔注射HSP70HTCV或HSP70BCG,共3次,并用多聚甲醛固定的Hca-F细胞体内冲击.收集腹腔和脾脏的巨噬细胞,并用HSP70HPCV或HSP70BCG体外再致敏,用MTT法测......

    作者:邢嵘;康晓楠;高志红;郭连英;沈洁;施广霞;钱振超 刊期: 200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