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第5期文章
  • gp13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上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时,gp130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在含有DC分化成熟所需的各种因子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d和7d,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上gp130分子的表达.结果:gp130分子在单核细胞上低表达,经培养分化成熟成为DC后,DC上的gp130分子表达被上调,特别是在TNFα和抗CD40刺激型单克隆抗体存在下.结论:gp130......

    作者:顾宗江;王月丹;邱玉华;周照华;谢炜;朱华亭;张学光 刊期: 1999- 05

  • CD3ε胞浆区Tyr突变阻断下游的细胞凋亡信号传递

    目的:利用稳定表达CD8ε融合分子的细胞凋亡模型,研究其CD3ε-ITAM中两个酪氨酸的突变对细胞凋亡信号传递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表达CD8ε融合分子及其3种突变分子的T淋巴细胞分别用抗CD8单抗刺激后,检测4种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和胞浆Ca2+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抗体刺激后,表达CD8ε的细胞与表达其3种突变分子的细胞相比,其蛋白磷酸化增加,胞浆Ca2+浓度升......

    作者:何亦平;刘彦信;肖声;刘士廉;郑德先 刊期: 1999- 05

  • 重组狂犬病毒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狂犬病毒N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方法.结果:以狂犬病毒基因文库及IL-2基因文库设计两对引物,基因扩增后分别得到完整狂犬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1.4kb)和IL-2基因片段(0.4kb),两基因片段经重组后,构建了狂犬病毒N蛋白及IL-2重组基因工程菌.重组基因产物具有特异性生物活性.用IL-2单抗检测有一定IL-2活性.免疫小鼠后,小鼠可抵抗狂犬病毒脑内攻击.结......

    作者:任政华;房廉洁;刘宝全;李一经;孙国光 刊期: 1999- 05

  • 人可溶性IL-6R及其突变体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目的:研究人可溶性IL-6R(hsIL-6R)的空间构效关系,为小分子拮抗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利用PCR技术扩增天然人sIL-6R基因片段,然后将第280位His残基突变成Ile.天然基因和突变体基因分别转染COS7细胞,经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转染细胞上清中的表达产物,并利用BindingassayELISA和生物学功能分析法检测表达产物与IL-6的结合能力以及它们......

    作者:宋伦;任蕴芳;王建安;沈倍奋 刊期: 1999- 05

  • 人淋巴毒素cDNA在大肠杆菌表达的研究

    目的:在大肠杆菌表达人淋巴毒素cDNA.方法:将本室克隆的人淋巴毒素cDNA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温控法诱导重组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和鉴定结果,MTT比色法测定重组LT活性.结果:成功地表达了人淋巴毒素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12%,并具有细胞毒活性,活性单位相当于2×105U/L菌液.结论:为重组LT的大量生产、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人L......

    作者:张津利;朱锡华 刊期: 1999- 05

  • 头孢噻甲羧肟对肺炎大鼠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头孢噻甲羧肟(CAZ)对肺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气管内注入感染法制备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性肺炎模型,注射治疗剂量CAZ7d后测定免疫指标.结果:CAZ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ADCC活性;降低CD4+T淋巴细胞亚群;对脾小结生发中心B细胞密度、PMN-CL及巨噬细胞ACP活性无影响.结论:CAZ可增强肺炎大鼠巨噬细胞和抑制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蔡少华;姚汉德;杨剑军;黄念秋;张进川;米东辉 刊期: 1999- 05

  • 一种可同时检测抗双链和单链DNA抗体的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抗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抗体的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方法:将ds-DNA和ss-DNA抗原结合在同一检测盒内,采用胶体金标记和快速膜斑点渗滤技术,同时检测抗ds-DNA和ss-DNA抗体.结果:DIGFA既可同步又可区别检测两种DNA抗体,且检测ds-DNA抗体的敏感性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论:DIGFA简便、快......

    作者:兰小鹏;涂向东;黄俏佳;冯修高;唐玉钗;朱忠勇;周明宣;陈学香 刊期: 1999- 05

  • TAE+32P与TA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比较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患者1年生存率34.3%.我们TAE基础上加用核素32P磷酸铬胶体溶液(核素组)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显著效果,患者1年生存率53.8%[1].为了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测定了两种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液sIL-2R、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作者:毛华;赵敏芳;宋卫生 刊期: 1999- 05

  • 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ABC法研究93例乳腺癌、31例乳腺良性病变及6例正常乳腺组织Cath-D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43例(46.24%)细胞浆染色阳性,而全部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均阴性.Cath-D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其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Cath-D表达阴性者.结论:Cath-D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细胞增殖状态的细胞生物学因子,其过度表达提示乳腺......

    作者:崔猛胜;刘秉义;季德刚;李晨玉 刊期: 1999- 05

  • IL-3、G-CSF拮抗Ara-c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Ara-c浓度时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情况和G-CSF、IL-3+G-CSF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Ara-c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同时加G-CSF、IL-3+G-CSF作为拮抗剂,分G-CSF、IL-3+G-CSF、Ara-c三组.通过形态学、DNA电泳、蛋白电泳免疫印迹法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Ara-c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数增高.G-CSF能拮抗低剂量及常规剂量......

    作者:俞康;吴建波;沈志坚;胡晓霞;郭守芳 刊期: 199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