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中度20例,重度31例)以及正常对照13例。采用Percoll分层液分离PBMCs,以CD14标记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表面分子CD80、CD86、HLA-DR、CD163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与IL-23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68在肝......
作者:杨江华;林敏;孙静;梁曼曼;王文节 刊期: 2016- 10
-
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抗原肽特异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为了阐明HBV感染不同阶段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方法:分别构建了我国高频等位基因HLA-A*0201三种常见抗原肽表位(HBVcore18-27、pol575-583、env335-343)四聚体复合物,并用这些四聚体检测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LA-A*0201限制性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功能及CD127的表达。结果:在大多数自限性HBV感染者的PBMCs中抗......
作者:杨新星;李东升;周继光;杨东亮;郝友华 刊期: 2016- 10
-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 CD4+CD45 RO+记忆性 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初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外周血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比例,探讨其在HT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初诊的HT患者作为病例组(HT,n=53),另外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HC,n=43),并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将HT组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A,n=15)、亚临床甲减组(HT-B,n=14)和临床甲减组(HT......
作者:马倩倩;梁秋华;孙琳;张正军;于世鹏 刊期: 2016- 10
-
人Cosmc胞外段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与纯化研究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人Cosmc胞外段蛋白,为体外研究Cosm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O-连接糖基化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Bac-to-Bac系统,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1-Cosmcextracellulardomain(pFastBac1-CosmcED),转化到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通过......
作者:谢秋玲;陶悦;张小秦;莫茜;金燕樑 刊期: 2016- 10
-
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免疫功能及与肾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水平、免疫功能与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24例DN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IL)-6、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体液免疫(......
作者:张体华;王明 刊期: 2016- 10
-
主动免疫:预防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中毒
蓖麻毒素(Ricintoxin,RT)和相思子毒素(Abrintoxin,AT)都属于大分子植物来源的蛋白毒素,属于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s,RIP),能够抑制细胞蛋白合成而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由于来源广、毒性强等特点,二者均被认为是重要的致死性生物毒素战剂,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定义为B级生物威胁[1]。因此,开展对RT和AT的生防疫苗的......
作者:王俊虹;徐忠伟;魏茂提 刊期: 2016- 10
-
P D-1/P D-L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进展与治疗策略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致死率高的肿瘤[1],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经过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超过15%。由于GVAX瘤苗、黑素瘤相关抗原-3(MAGE-A3)疫苗、BLP疫苗、MUC-1疫苗等肿瘤疫苗在肺癌的临床研究中失败,既往认为免疫治疗对肿瘤无效,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免疫逃逸”机制而避免免疫系统的攻击。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发现了一些与肿瘤......
作者:唐宛豫;张国伟;王慧娟;马智勇 刊期: 2016- 10
-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治进展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以不同程度肺泡炎及肺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按有无病因可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病和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某些药物及石棉、粉尘、射线等。其中结缔组织病是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以一类以血管和......
作者:王凯;殷松楼 刊期: 2016- 10
-
TRPV1抗炎保护功能的研究新进展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TRP)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类主要位于细胞膜上的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TRPV亚族中,TRPV1与炎性疼痛的形成关系为密切[1]。研究表明,TRPV1是感觉神经介导某些伤害性刺激的分子整合器,与炎性疼痛的产生关系密切,多种神经炎症介质和内源性介质(SP、PG及N......
作者:乐小琴;杜俊英;肖婷;潘宁芳;俞婕;房军帆;方剑乔 刊期: 2016- 10
-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机制及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
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引发的人与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逐年上升。为进一步研究此类疾病,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制备动物免疫抑制模型中应用广泛的药物,它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耶鲁大学LouisGoodman和AlfredGilman教授解剖战死于生化武器的士兵时发现芥子气有杀死淋巴组织的效果,由此揭开免疫抑制剂的序幕。1935年人工......
作者:钟金凤;方热军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人CD137胞外区噬菌体展示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 2 A蛋白基因在枯草杆菌R25及地衣芽孢杆菌NM105中的表达
- 3 四肽化合物CMS030抗移植排斥作用的实验研究
- 4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机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 5 灵芝孢子粉对糖皮质激素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6 紫草多糖抑制LPS活化PBMC表达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
- 7 抗人TNF-α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表位的初步研究
- 8 苯扎贝特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 9 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与耐药结核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 10 热休克蛋白70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
- 11 抗vWF与GPIb-IX结合部位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抗体制备及功能研究
- 12 NF-κB在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诱导THP-1细胞表达组织因子中的作用探讨
- 13 Rab5 a促进LPS活化的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14 CD3/CD46共刺激通路调控同种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 15 HSP70多肽复合物修饰DCs疫苗抗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 16 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损伤中自身免疫反应的研究
- 17 沙棘多糖提取物对 LPS/D-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LR4,SOCS3表达的调控
- 18 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19 免疫细胞TLRs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 20 抗人 DR5 单抗-阿霉素交联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