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年第7期文章
  • 新生儿HIE血浆TNF-α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于1999年5月~2000年6月对40例缺氧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HIE组40例,男23例,女17例;轻度16例,中度22例,重度2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为同期出生的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两组均为胎龄37~42w,出生体重2500~4000g。1.2检测方法2组均于婴儿生后即刻、生出1d......

    作者:吴广琴;李雪梅;贾忠琴;胡绥苏 刊期: 2001- 07

  • 免疫治疗与放、化疗联合疗法的淋巴细胞表型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共42例晚期肿瘤病人,其中22例在放、化疗的同时输入共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进行免疫治疗,每周2次,8次为一疗程。另2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仅接受放、化疗。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型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22例病人的淋巴细胞表型与治疗前比较CD+3、CD+4、......

    作者:贾筠;罗利琼;阮雪玲;成奇峰;熊莲花;王彤;肖兰凤 刊期: 2001- 07

  • 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基因多态性的变化

    我们建立的红细胞CR1分子酶联定量测定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重复性[1],用此种方法测定自身免疫疾病,与国外报道的结果完全相同[2]。近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表达A405值进行测定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较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都明显下降,并且是后天获得性。此点国外尚无报道。本文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及其基因多态性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滨;高永升;叶元芬;张俊杰;钱宝华;郭峰;毛远丽 刊期: 2001- 07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s体外sIL-2R诱生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sIL-2R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特异性ELISAsIL-2R检测试剂盒,对25例溃结患者PBMCs体外PHA诱导产生的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溃结患者PHA诱导48h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IL-2R的含量为319.63±164.70U/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51.15±246.93U/ml(P......

    作者:郭海建;邓长生;夏冰;刘新民;王建平 刊期: 2001- 07

  • 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者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类胰蛋白酶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变化

    目的:对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甚而自愈的现象进行探讨,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harmaciaUnicap-10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分别对23例哮喘青春期缓解者、15例哮喘患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phadiatop)、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类胰蛋白酶(Tryptase)检测。结果:哮喘青春期缓解组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66.66%、哮喘......

    作者:朱丽君;邵莉;姚苏杭;许以平 刊期: 2001- 07

  • 胸腺病理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手术后远期预后生存分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采用胸腺切除手术治疗1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中124例进行了超过40个月的远期随访,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有关因素(包括胸腺的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病程、术前临床Osserman分型和治疗)。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6例胸腺石腊标本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并与远期预后做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不......

    作者:刘伟;佟倜;纪振东;张振和 刊期: 2001- 07

  •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总DNA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提取双歧杆菌、大肠杆菌DNA,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观察它们对IEL细胞的激活作用,并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大肠杆菌DNA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

    作者:周正任;文涛;杨晓临;王丹 刊期: 2001- 07

  • EBV-LCLs内Bcl-2水平与其对NK胞毒作用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细胞内Bcl-2水平与其对NK胞毒活性及对凋亡诱导因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EB病毒转化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EBV-LCLs)胞内Bcl-2基因表达。然后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改变以及其对致凋亡因素(地塞米松、撤除生长因子)敏感性的变化。结果:EBV-LCLs胞内Bcl-2表达水平与其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呈负相关(P<0.01);与无血清......

    作者:房崇芸;吴雄文;王开颜;龚非力 刊期: 2001- 07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析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肝脏枯否氏细胞产生,其前体须经白介素-1β转化酶(ICE也称caspase-1)的酶解,才能分泌出胞外,发挥生物活性[1-3]。研究表明IL-18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就IL-18对巨噬细胞作用的报道甚少,我们尝试将自发分泌mIL-18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对巨噬细胞某些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

    作者:冷建杭;张立煌;姚航平;曹雪涛 刊期: 2001- 07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A、过氧化氢酶的表达及纯化

    目的:探讨重组尿素酶A亚单位(UreA)、过氧化氢酶(KatA)疫苗在防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表达UreA、KatA的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BulkGSTPurificationModule试剂盒纯化UreA和KatA。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能表达GST-UreA和GST-KatA融合蛋白,表达量占细菌......

    作者:廖文俊;陈湖;朱森林;陈洁;陈为;胡品津 刊期: 200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