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DC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性研究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接种小鼠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效果.方法: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悬液致敏小鼠DC经小鼠行尾静脉接种3次,后造系统性白念珠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眼球取血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DC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增强小鼠的免疫力.结论:DC能很好地抵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为研究DC作为佐剂对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作者:徐美兰;刘金星;陈美任 刊期: 2014- 02
-
1781例新生儿至学龄期患儿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1781例新生儿至学龄期患儿TORCH检测结果,探讨此年龄段患儿TORCH感染状况及感染特点,以便有效防治.方法:患儿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依据各年龄分期及临床类型进行分组,统计TORCH-IgM阳性率.结果:1781例患儿血清中TORCH-IgM阳性率为17.24%,其中CMV-IgM、HSV-IgM、RV-IgM、TOX-IgM分别为11.57%、2.81%、1.52%、0......
作者:王菊英;周立荣;唐秀英;苏荣;张文华 刊期: 2014- 02
-
摇晃蛋白引起神经元分枝并促进树突发育
目的:研究摇晃蛋白与神经元迁移和发育的关系.方法:通过子宫内电击转染质粒pCAG-GFP到胚胎小鼠大脑皮质,标记迁移中的单个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位于大脑皮质不同层中迁移和分化神经元的形态,统计分析神经元顶突起长度与神经元分枝的关系.结果:摇晃蛋白局限性分布于发育中大脑皮质的边缘带.当神经元顶突起接触到含摇晃蛋白的边缘带后,神经元顶突起缩短并开始出现分枝,而且,神经元的剩余顶突起的长度与总......
作者:卢习;范力;邵虹;段明慧;陈树林;赵善廷 刊期: 2014- 02
-
梅毒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及临床意义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中的苍白螺旋体(TP)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可侵犯许多器官组织和系统,主要通过性交传染[1].近年全球梅毒发病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2],2012年12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中,按发病数梅毒居第三位[3],已超过淋病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作者:孙莉;王翠玉;李娟 刊期: 2014- 02
-
血必净对脂多糖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HMGB-1、RAGE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脂多糖(LPS)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用于PM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经鉴定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并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LPS组(1、10、100rag/L);不同时间组:10mg/LLPS作用于PMC24、36、48h;血必净组:10m......
作者:陈硕;高利丽;王二敏;周红丽 刊期: 2014- 02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L-17和IL-23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L-17和IL-23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0例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新进入透析患者的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作者:柯贵宝;刘春梅;杨亦彬;姚新生;马锐;宋宇春 刊期: 2014- 02
-
细胞因子IL-1β、IL-6、IL-8、IFN-γ在中枢神经精神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γ干扰素(IFN-γ)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CNS-NP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CNS-NPSLE、无CNS表现SLE(non-CNSSLE)、颅内感染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CS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CSF中IL-1β、IL-6、IL-8、IFN-γ水平,对各组血清、CSF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对患者及......
作者:王莉莉;王吉波;梁宏达;赵磊;董静 刊期: 2014- 02
-
肿瘤细胞来源的胞外体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及其临床应用
胞外体(Exosomes,EXO)是真核细胞释放的纳米级膜性小囊泡,是由细胞的多泡体(Multivesicularbodies,MVBs)出胞时与细胞膜融合后,向细胞外释放的囊性结构.多种类型真核细胞可以释放EXO.EXO生物学功能与其所来源的细胞直接相关[1],其诱导的免疫激活作用早已备受关注,并应用至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XO在特定环境中亦同样可诱导免疫耐受,这无疑给......
作者:王雅卓 刊期: 2014- 02
-
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接种疫苗已成为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经济、科学、有效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部分传染病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接种过程、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接种对象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免疫反应以外的不利于机体的反应.......
作者:王娅宁;张海祥;侯延丽;李淑娟 刊期: 2014- 02
-
HMGB1与其受体分子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参与DNA的复制、转录、修复以及细胞运动等[1].随着对HMGB1研究的深入,发现HMGB1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由损伤坏死的细胞被动释放[2,3],或在内毒素、IL-1和TNF等的刺激下,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活化后主动分泌[4-6].HMGB1因缺乏引导肽结......
作者:张晨光;任峰;王辉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黄芪制剂逆转结直肠癌免疫抑制及其作用靶分子的体外研究
- 2 巨噬细胞肿瘤疫苗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3 人β-NGF基因在CHO细胞中表达的生物学活性及分离纯化
- 4 寿胎丸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治疗URSA作用与机制研究
- 5 ADAM23在小鼠脑组织的表达
- 6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 7 HIV感染者血清IL-16水平变化及HAART对其水平的影响
- 8 MIP-1α在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 9 抗烟曲霉菌单克隆抗体鉴定和初步应用
- 10 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NKT样细胞衰老和体外增殖研究
- 11 GPC3在癌症免疫治疗及诊断中的意义
- 12 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
- 13 Allicin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 14 CD44s、纤维粘连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关系的研究
- 15 重组多克隆抗体——一类新的治疗制剂
- 16 凋亡细胞体外抑制T细胞活化
- 17 胸腺在EAE小鼠不同临床时期变化的研究
- 18 鼠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 19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PD-1/PD-L1阻断治疗
- 20 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肺部HRCT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