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D35、CD59相关性研究

    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处于失平衡状态,适应性免疫(即特异性免疫)反应失平衡表现在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CD8比例失调,CD4细胞下降,CD8细胞上升,IgM下降,IgG上升[1];研究表明天然免疫反应也处于失平衡状态.肿瘤患者与正常人同批对比实验,红细胞CD35、CD59的相关性出现重大变化,与正常组相比也有明显失衡表现,现将新近研究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郭峰;钱宝华;花美仙;薛春燕;王雅杰;许育;张乐之;张军 刊期: 2004- 02

  • 一种适用于肺脏转基因研究的脂质体运载系统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种有肺组织靶向性的脂质体.方法:①采用反相蒸发法构建脂质体,从气管滴入SD大鼠肺内,验证沙美特罗对大鼠肺脏摄取脂质体的影响;②利用此靶向脂质体将一种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EGFPC1)通过静脉注射入豚鼠体内,观察GFP在豚鼠肺内的表达.结果:①SD大鼠肺摄取脂质体的量与时间成高度直线正相关;滴入后2、4、8、12、16小时,大鼠(n=6)肺脏摄取沙美特罗靶向脂质体......

    作者:梁剑辉;徐军;钟南山 刊期: 2004- 02

  • 干扰素γ与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体外研究干扰素γ能否增加多发性骨髓瘤(MM)瘤细胞表面CD20的表达、增强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抗骨髓瘤的作用.方法:将浓度为(0~800)U/m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IFN),联合浓度为(0~20)U/ml的美罗华,分别与14例初治(初治组)和16例复发难治(难治组)的MM患者瘤细胞在半固体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中培养,观察它们对瘤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不同浓度h......

    作者:周振海;李幼姬;李娟;罗绍凯;洪文德;李小银 刊期: 2004- 02

  • 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为了基因治疗研究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双亚基基因共表达质粒[(P(+)/IL-12)],比较它与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P(+)/P40和P(-)/P35]1∶1共同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后48小时表达结果.方法:分别克隆hIL-12P40、P35亚基cDNA全长至pcDNA3.1(±)中构建P(+)/P40和P(-)/P35,再将两者串联克隆至pcDNA3.1(+)中构建......

    作者:羊东晔;卢放根;汤熙翔;赵水平;吴小平;刘小伟 刊期: 2004- 02

  • OxLDL直接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致炎细胞因子mRNA

    目的:探讨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局部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OxLD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PDGF、bFGF、IL-104种致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10~30mg/L)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孵育24小时后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提高MCP-1、bFGF、PDGF、IL-104种致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均P......

    作者:雷新军;马爱群;任冰稳;耿涛;张葳 刊期: 2004- 02

  • 一氧化氮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人类白血病细胞是否具有致凋亡作用,并研究Bcl-2基因和P53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与HL-60细胞作用,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用MTT法观察NO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改变,用DNA凝胶电泳、细胞DNA含量、DNA末端标记、Annexin-V/PI法等分析细胞凋亡,并用流式细胞法进一步观察在NO作用过......

    作者:周永列;邱莲女;王文松;皇甫梅生;应奇峰;吴建国;刘建栋 刊期: 2004- 02

  • CD5阳性B1细胞增殖易感基因的定位

    目的:定位NZB、NZW及NZB/WF1小鼠外周血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方法:建立(NZB×NZW)F1×NZB回交小鼠模型,用覆盖小鼠全部常染色体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与小鼠的第2、4、17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遗传标记D2Mit101、D4Mit11及D17Mit61肯定连锁(Lods值>3),其中D2Mit101、D4Mit1......

    作者:肖卫国;祁赞梅;李莉;王若梅;陈洋;陈东;都姝岩;范晨玲;姜奕 刊期: 2004- 02

  • PPD对人PBMC的HIV复制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目的:明确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对PBMC内HIV-1复制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HIV-1SF-33毒株分别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PPD(+))和阴性(PPD(-))健康人的PBMC后,与PPD共孵育72小时,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HIV-1p24抗原、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在PPD(+)的健康人,PPD能显著诱导PBMC内HIV-1的复制,促进HIV-1......

    作者:张蕴秀;尚红;王亚男;褚云卓;丁丽萍 刊期: 2004- 02

  • 两株登革2型病毒感染BALB/C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动态的比较

    目的:两株登革2型病毒(DengueType2virus,DV2)初次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对其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探讨感染DV2NGC株和DV2临床分离株(B株)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两株DV2毒株模拟自然感染途径,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动物模型;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感染动物血浆中抗DV2特异性IgM类抗体、IgG类抗体,并同时分离病毒......

    作者:商正玲;左丽;陈文捷;潘宇 刊期: 2004- 02

  • 人谷氨酸脱羧酶DNA疫苗的构建与鉴定

    Ⅰ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报告的胰岛候选自身抗原已逾20种,其中谷氨酸脱羧酶(GAD65)认为是重要的自身抗原,并极可能是Ⅰ型糖尿病的始动靶抗原[1-3].利用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能有效预防Ⅰ型糖尿病.近年发展的将编码抗原的DNA质粒(DNA疫苗)直接注射动物并使其在体内表达的技术为Ⅰ型糖尿病的免疫预防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试图构建人GAD65的DNA疫苗,为Ⅰ型糖尿......

    作者:蒋铁建;周智广;苏恒;罗建华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