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密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T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种异基因骨密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CB-MSCs)对小鼠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发挥免疫调解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骨密质来源MSCs与异基因小鼠脾淋巴细胞(SP)共培养体系,用MTS/PES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MSCs对SP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此外,我们也检测了MSCs共培养对SP中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7和CXCR3表达的影响......
作者:乔淑凯;郭晓楠;任金海;郭晓玲;郭玉洁;蔡圣鑫 刊期: 2016- 01
-
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ERK通路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肝癌细胞HepG2经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孵育后,MTT法检测二者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Real-time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9、Bax及Bcl2和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且二者联用的抑制率明显高......
作者:樊伍峰;李郝 刊期: 2016- 01
-
当归对阴虚哮喘小鼠气道MUC5 AC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对阴虚哮喘BALB/c小鼠气道MUC5AC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小鼠随机分7组(n=12),通过注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吸入OVA激发复制哮喘模型,实验后期给予甲状腺素以复制阴虚哮喘BALB/c小鼠模型;在受试药的干预下,观测当归对哮喘行为学、肺组织病理学、BALF中活性因子(包括IL-13、TNF-α、MUC5AC)及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结果:2、......
作者:王志旺;程小丽;任远;妥海燕;刘雪枫;李荣科 刊期: 2016- 01
-
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蛋白组学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蛋白组学差异表达及质谱分析。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肺气虚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造模28d后,两组大鼠于麻醉前12h禁食、禁水,称量体重。麻醉后开胸取出左肺组织10mg/只,每组取3个样本进行样品蛋白质制备、双向电泳实验、图像分析、质谱检测。结果:对两组差异蛋白图谱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14个蛋白在......
作者:王平;刘芳芳;李俊莲;马彦平;张晓薇;李艳彦;张维骏;陶功定 刊期: 2016- 01
-
铝佐剂对HBoV1 VP2 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探讨铝佐剂对HBoV1VP2VLP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随机分为VLPs实验组、明矾佐剂实验组、PBS对照组和明矾佐剂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采用HBoV1VP2VLPs和HBoV1VP2VLPs加明矾佐剂肌肉注射免疫,对照组小鼠同期注射等量明矾佐剂或PBS缓冲液;实验8周后ELISA检测两实验组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和活性,ELIspot检测两实验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邓中华;段招军;谢志萍;谢乐云;张兵;曹友德 刊期: 2016- 01
-
Src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过表达及棕榈酰化对裸鼠T系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的研究
目的:建立Src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Cbp)过表达及棕榈酰化的T系白血病Jurkat细胞裸鼠模型,研究Cbp过表达及棕榈酰化对Jurkat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neg-EGFP、Cbp-EGFP、Cbp-m-EGFP融合蛋白慢病毒载体转染的Jurkat细胞构建动物模型,24只5周龄雌性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病毒对照组、Cbp过表达组和Cbp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组,每组6......
作者:马宇;高美华;张敏锐;张蓓;王冰;杨丽华 刊期: 2016- 01
-
免疫学检验课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非指导性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RansonRogers(1902-1987)在20世纪提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非指导式心理治疗,并将这些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从而提出并试行“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ogers所提出的“非指导”并非完全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不同于传统的命令、直接、指示性“指导”的特殊指......
作者:苏琰;李融;蒋斌 刊期: 2016- 01
-
微生物和免疫学结合中医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
微生物和免疫学是我校各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微生物种类多,免疫抽象难学,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医类(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和针灸推拿专业)专业的学生学习微生物和免疫学时,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也不重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模式上的探索,与同仁分享。......
作者:王红英;丁剑冰;王松;马秀敏;周晓涛 刊期: 2016- 01
-
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它从不同的角度和水平揭示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其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对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将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与疾病诊断和防治有关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这门课程概念较多、内......
作者:李忠浩;王丽;秦睿玲;李春红;张海旺 刊期: 2016- 01
-
2015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每年此时,当我们又一次回望梳理过去一年中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时,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温暖。兴奋是因为感受到国内外免疫学研究乘风破浪、蓬勃发展之势,温暖是因为这一系列年度进展更像是一份从未间断的约定--免疫学同仁和爱好者之间共同学习、并肩成长的约定。本文中,让我们共同总结2015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要突破与前沿亮点,包括:①哪些悬而未决的免疫学根本问题得到了重新审视;②哪些新兴的交叉领域为免疫学研究......
作者:刘娟;曹雪涛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长链非编码CDKN2B调控miR-1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影响
- 2 DEN2对鼠源性DC TLR7、MyD88、NF-κB的表达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3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 4 抗人VEGF单抗的研制及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
- 5 多梗塞性痴呆患者外周血CD54、CD106和CD62p的表达及意义
- 6 维生素D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 7 微波消融联合消融灶周边注射CpG ODN诱导抗小鼠肝癌免疫效应1
- 8 IgG型抗登革病毒NS1抗体介导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 9 血清TRAb水平在Graves病诊治中的重新评价
- 10 应用鸡胚活体电转GFP示踪技术观察脊髓左右两侧神经元纤维投射
- 11 用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12 CD3/TCR复合物抗体诱导不成熟胸腺细胞亚群的凋亡
- 13 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炎症的干预研究
- 14 MIP-1α和MCP-1在沙眼衣原体肺感染中的产生及与机体防御的关系
- 15 单核细胞亚群与妊娠
- 16 IL-10R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 17 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4V6表达的影响
- 18 抗孕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 19 IgA肾病扁桃体HEV的CD3+、CD20+细胞及FasL、ICAM-1表达
- 20 γδT细胞在皮肤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