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年第01期

免疫学检验课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苏琰;李融;蒋斌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 课程, 非指导性,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指导方式, 人本主义, 教师作为, 心理学家, 参与教学过程, 应用型人才, 学习主体, 心理治疗, 完全否定, 教学思想, 培养要求, 命令, 教育实践, 教育领域, 教育理论
摘要:非指导性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Carl Ranson Rogers (1902-1987)在20世纪提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非指导式心理治疗,并将这些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从而提出并试行“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Rogers所提出的“非指导”并非完全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不同于传统的命令、直接、指示性“指导”的特殊指导方式[2]。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和指导为主的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从而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有悖于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3]。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其指导方式是间接非命令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