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外周感染流感病毒WSN33对小鼠自发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周感染流感病毒H1N1WSN33后,小鼠在旷场自发行为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外周感染流感病毒对小鼠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滴鼻感染H1N1WSN33或生理盐水,记录BALB/c小鼠两周内的体重变化,以及在旷场行为箱体内5min的行走总路程、平均运动速度、中央区域运动路程及粪便排泄情况等。结果:外周感染H1N1WSN33引起小鼠体重急速下降,从第8天开始逐渐恢复。旷场试验中WSN33感染组小鼠......

    作者:周艳琳;李蕊;谷李铭;刘俊;陈燕霞;李康生;王革非 刊期: 2015- 05

  • IL-12家族亚基基因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表达研究

    目的: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qPCR)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亚基基因的表达,为今后IL-12家族在脑胶质瘤方面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鼠C6胶质瘤细胞RNA,反转录成cDNA,应用qPCR法观察IL-12家族亚基基因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mRNA表达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大......

    作者:孙瑾;林晓宁;张俊卿;黄延林;田新华 刊期: 2015- 05

  • 连翘根提取物(FSEER)对化疗后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翘根提取物(FSEER)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FSEER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SEER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Cy(200mg/kg)。第2天开始,对FSEER高、低剂量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FSEER[120、60mg/(kg·d)],模型对照组小......

    作者:孙佳玮;戴素丽;李磊;颜晰;张超;赵连梅;单保恩 刊期: 2015- 05

  • 大剂量黄芪多糖增强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剂量的黄芪多糖对构建有甲型流感A/PR/8/34株NS1基因的质粒pNS1/EGFP的在组织内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甲流A/PR/8/34NS1的质粒pNS1/EGFP。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肌肉注射pEGFP-N1,pNS1/EGFP和pNS1/EGFP+腹腔注射黄芪多糖,间隔三周注射2次。后一次注射后14d和28d分别取肌肉和血清标本。ELISA法测量血清......

    作者:褚兆苹;吴淑慧;刘文泰;马志红;徐丙元;曹刚;徐华洲;石玉娥;戴军 刊期: 2015- 05

  • 转染IL-17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内抗肿瘤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IL-17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为IL-17基因疫苗进入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稳定转染小鼠IL-17全长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C26/pcDNA3.1-IL-17)及相应的对照细胞(C26/pcDNA3.1、C26)建立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的成瘤性、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的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情况、脾NK细胞杀伤活性;及脾淋巴细胞中Th1、Th2、Th17、......

    作者:李艳双;宋晓天;张征峥;钱雪松;刘伟;杨丽娟 刊期: 2015- 05

  • 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 MVD、TGF-α与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微血管密度、转化生长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二甲基苯蒽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进行4周干预治疗,从第8周开始开始将大鼠处死并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VD和TGF-α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法测定VEGF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组的死亡率和癌前病变发生率均明显较高;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的大剂......

    作者:廖晓红;谢艳萍 刊期: 2015- 05

  • 大豆甙元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BDNF和NPY表达及非特异免疫调节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豆甙元(Daidzein)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和非特异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雄性,体质量(210±19)g,清洁级,用1%蔗糖水喂养4d,使动物原来的饮水习惯发生改变。第5天开始24h禁水,但不禁食,第6天给予1%蔗糖水4h,测1%蔗糖水的偏嗜度。根据1%蔗糖水偏嗜度和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

    作者:田玉慧;袁文清;马倩;杜志敏;李万里;吕路线 刊期: 2015- 05

  • 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提高医学生人文修养的尝试

    医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又需要在人文素质方面得到发展,这是当代医学界对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的新要求和共同标准。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处在快速转型的阶段,社会期望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要解决患者遭受疾病所承受的痛苦,也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对医生人文素质的期望值上升到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中,对其人文素质教育倾注更多的精力。近年来,国内各医学院校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

    作者:张秀英;杜娟 刊期: 2015- 05

  • NK细胞发育分化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s,NK细胞)是天然免疫应答中关键的效应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杀伤功能发挥病原体清除和肿瘤免疫监视的作用。造血干细胞在外在因子和内在因子的调控下,可定向分化为NK细胞。经过30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在NK细胞发育过程、发育微环境、发育调控及NK细胞与疾病关系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本综述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调控NK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及N......

    作者:王学富;田志刚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