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与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神经免疫性疾病
2004年Lennon等[1]首次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与小鼠血脑屏障及其附近组织结合的抗体--NMO-IgG,随后的研究证实NMO-IgG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P4)[2]。由于NMO特异性抗体AQP4-IgG的发现,使NMO也由原来归类为MS的严重变异型重新定义为有别于MS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3]。然而,研究显示NMO患者AQP4-IgG血清阳性率并非10......
作者:符青青;刘诗英;吴晓牧 刊期: 2015- 05
-
NKT细胞研究进展
1NKT细胞的分化发育NKT细胞的发育来源目前仍在探求阶段,大部分研究显示NKT细胞是胸腺依赖的。在小鼠体内,大多数NKT细胞产生于围产期的胸腺,由CD4+CD8+双阳性T细胞(DP)偏离于主流T细胞的发育、分化途径而产生[1]。小鼠成熟NKT细胞多表现为CD4+CD8-和CD4-CD8-,NKT细胞在裸鼠、胸腺切除的新生小鼠及照射后的成年小鼠体内无法正常发育和成熟。还有研究表明,NKT细胞是由传......
作者:李娟;郑全辉 刊期: 2015- 05
-
TNFAIP8干扰质粒的构建及佳干扰效率质粒的筛选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干扰效率佳的TNFAIP8-shRNA-pSIREN-RetroQ干扰质粒。方法:通过生物软件选择3个TNFAIP8基因干扰位点,构建干扰质粒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果:经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TNFAIP8-shRNA-pSIREN-RetroQ干扰质粒能有效干扰并抑制细......
作者:刘文明;杨晶晶;胡如意;邱兴烽;石春燕;齐忠权;刘忠臣;庄国洪 刊期: 2015- 05
-
基于 Avi-tag技术的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目的:利用Avi-tag技术制备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方法:PCR方式扩增EGFP基因片段,重组至带有双Avi-tag标签的中间质粒载体pdi-Avitag,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GFP-(Avitag)2并转化E.coliDH5α;表达菌株菌体冻融上清经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纯化目的蛋白EGFP-(Avitag)2,以BirA酶体外催化生物素分子与目的蛋白在Avi-......
作者:赵爽佳;鲍如梦;唐海科;包雪翠;杨洪鸣;唐金宝 刊期: 2015- 05
-
沙眼衣原体质粒蛋白pgp3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目的: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t)质粒分泌性蛋白pgp3,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s)并鉴定其基本生物学特征。方法:构建pGEX-6p2-pgp3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pgp3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ELISA法筛选分泌抗pgp3蛋白mAbs的细胞株,对mAbs特异性、型别、类及亚类和效价进行鉴定。结果:GST-pgp3融合......
作者:贾晓晖;周芳;赵霞;李婷;贾天军 刊期: 2015- 05
-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状态下STAT3-TLR2信号轴的变化初探
目的:探索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持续感染状态下,STAT3-TLR2信号轴的变化,以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情况。方法:以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Ct的急性感染和IFN-γ诱导的持续性感染模型,采用qRT-PCR、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比较不同感染状态下,HeLa细胞STAT3-TLR2信号轴相关分子如TLR2、STAT3及IL-1......
作者:陈纯静;陈恩;林琳;罗奇志;李伟;余平 刊期: 2015- 05
-
沙眼衣原体pORF5质粒蛋白激活NALP3炎性复合体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和IL-1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pORF5质粒蛋白对IL-1β和IL-18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诱生作用,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用0、3、6、12、24、36μg/ml不同浓度的pORF5蛋白刺激THP-1细胞,并于0、8、16、24、36h收集上清及细胞,ELISA检测IL-1β和IL-18的含量;Realtime-PCR检测NALP3炎性复合体mRNA表......
作者:曹文娟;戴文婷;杨晓玉;粟盛梅;龚思露;贺红梅;周洲;唐双阳;李忠玉 刊期: 2015- 05
-
Tau蛋白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神经轴索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非磷酸化和磷酸化两种不同形式tau蛋白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组织轴索中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脑组织中磷酸化tau蛋白与血清GSK3相关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EAE急性期组、EAE瘫痪期组、EAE缓解期组、对照急性期组、对照瘫痪期组、对照缓解期组,每组12只。EAE组用MOG35-55肽段免疫建造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比较不同时期小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
作者:赵艳华;卫豆豆;张美妮 刊期: 2015- 05
-
巨噬细胞Coronin-1的表达与非Mtb源性自噬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Coronin-1与非Mtb源性细胞自噬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信号通路。方法:分别构建过表达Coronin-1的pEGFP-C1-Coronin-1质粒和干扰Coronin-1表达的pGenesil-1-Coronin-1质粒,通过G418加压筛选其RAW264.7细胞稳定转染株,即Coronin-1高表达细胞株(RAW264.7-Cor.Plus)和Coronin-1低表达细胞株(R......
作者:李黎;陈全;周芳妮;刘革力;张路渝 刊期: 2015- 05
-
肺癌小鼠MDSC和T细胞变化
目的:探讨肺癌小鼠CD4+T细胞、CD8+T细胞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比例和数量变化。方法:采用LLC细胞皮下接种制备小鼠肺癌肿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小鼠骨髓、脾脏、淋巴结内CD4+T细胞、CD8+T细胞和MDSC的数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肿瘤小鼠脾脏、淋巴结内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显著降低,骨髓CD4+T细胞变化不明显,但CD8+T细胞显著减少。MD......
作者:郑全辉;刘英文;张雪梅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Ds-DNA抗体VH基因CDR区突变的意义
- 2 抗CD3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 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L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 4 Smoothened、STAT3和MMP-9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小鼠IL-10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病毒包装
- 6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分析及免疫交叉反应研究
- 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IgG抗体动态变化的初步观察
- 8 表达H1 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三聚体HA重组慢病毒的免疫原性研究
- 9 抗五步蛇毒ScFv噬菌体显示文库的构建及表达
-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白细胞TNFRSF12mRNA表达的研究
- 11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 12 miR-126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调控结肠癌EMT转化中的作用
- 13 高亲和力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与免疫学鉴定
- 1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NEFA/ALB比值的变化
- 15 口蹄疫病原免疫学的分子基础
- 16 糖尿病并发感染时细胞因子以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
- 17 EpCAM蛋白激活DC诱导抗原特异性CTL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
- 18 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角蛋白人抗体
- 19 人白介素10对异种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 TSLPR抗体抑制ApoE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