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H9与HepG-2体外共培养上清对HepG-2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胚胎干细胞H9与肝癌细胞株HepG-2共培养上清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共培养H9与HepG-2,于不同时间即12、24、36、48h取得上清,并把不同浓度上清即20%、40%、60%、80%作用于HepG-2细胞,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上清分别作用HepG-2细胞24、48h后细胞的增殖情......

    作者:何雪梅;郑良栋;张婷;刘梦楠;冯涛 刊期: 2016- 02

  • Np73α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抗乳腺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目的:研究ΔNp73α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抗乳腺癌免疫效应。方法:人脐带血细胞经GM-CSF、IL-4、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FCM)检测DC成熟前后CD1a、CD83的表达变化情况。脂质体法将pcDNA-HA/ΔNp73α转染至DC,经Westernblot检测转染情况。转染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诱导特异性CTL。MTT法测定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

    作者:王阳;苗小青;李淑华;艾丽梅;张佩 刊期: 2016- 02

  • 黄芪多糖对甲流HA2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检验不同剂量黄芪多糖对甲流HA2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大鼠效果的影响。方法:首先,将编码HA2的质粒pHA2/EGFP转染CHO细胞,通过PT-PCR和荧光检验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效果。然后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注射pEGFP-N1、生理盐水和pHA2/EGFP加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注射前收集大鼠血清作为对照,据后一次注射后第36天处死各组大鼠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清,测量血清中细胞因子IF......

    作者:褚兆苹;吴淑慧;刘文泰;马志红;徐丙元;罗俊;曹刚;徐华洲;石玉娥;戴军 刊期: 2016- 02

  • 大黄水提取物对妊娠早期孕鼠生殖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试验观察大黄水提取物对妊娠早期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给妊娠第3天小鼠连续5d天灌服不同剂量(7、5、2.5g/kg)大黄水提取物,对照组灌服0.9%生理盐水,各组于孕第12采血处死小鼠。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ELISA检测子宫组织匀浆中IFN-γ,IL-2和TNF-α含量,石蜡切片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巨噬细胞数量,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子宫......

    作者:王海凤;郭兵;马旭平;薛瑞辰 刊期: 2016- 02

  • 口服灭活幽门螺杆菌对新生BALB/c小鼠胃黏膜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BALB/c小鼠新生期口服灭活幽门螺杆菌(H.pylori)后对胃黏膜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分为四组进行实验。第Ⅰ组为PBS对照组,第II组为灭活H.pylori组,第Ⅲ组为灭活H.pylori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组,第IV组为正常对照组。用相应抗原成分对Ⅰ、Ⅱ、Ⅲ组出生24h以内的新生BALB/c小鼠进行灌胃免疫,末次免疫两周后,将小鼠......

    作者:杨钰欣;江吉富 刊期: 2016- 02

  • 葡萄球菌肠毒素超抗原广谱抑制性多肽的设计及空间结构研究

    目的:以SEs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作靶序列设计抑制性多肽,研究筛选出的多肽P72的空间结构。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VectorNTI10.3,InsightII2000,DiscoveryStudio1.7”等分析及预测多肽P72的空间结构。结果:P72在SEA、SEB和SEC的同源序列在空间结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P72远离SEB的TCR和MHCⅡ结合位。结论:P72可能不是与MHCⅡ类分子及TC......

    作者:王思雄;马惠文;王东林 刊期: 2016-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纤维化肝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青霉胺组、BMSCs组和BMSCs+青霉胺组。无菌条件下进行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鉴定。青霉胺组:口服青霉胺(每日40mg/kg),12周;BMSCs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液2ml+生理盐......

    作者:张东锋;王煜姝;滕军放 刊期: 2016- 02

  • “井”字形大班课讨论法在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明治”教学方法是英国在十九世纪针对小班课教学提出来的“实践-学习-实践”模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自学、小组讨论、交叉讨论学习、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该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高效地自学、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表述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今一直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并且广泛运用[1,2]。大班课由于人数很多,学生不方便交换座位......

    作者:杨霞;陈戬;郭玲;倪兵;吴玉章 刊期: 2016- 02

  • HBV小鼠模型与肝脏免疫学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免疫紊乱是主要病理学机制。由于HBV不能自然感染小鼠,研究者试图创建HBV小鼠模型,以模拟HBV的免疫病理学过程。本文将介绍各种HBV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HBV转基因技术、HBV病毒活体肝脏靶向转染技术以及HBV自然感染人源化小鼠技术等,同时还分析了各HBV小鼠模型的优缺点、利用这些模型所解决的一系列免疫学问题,以及该领域......

    作者:李凤磊;郝晓磊;田志刚 刊期: 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