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原特异性TCR基因转导T淋巴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将自然产生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CLT)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入患者体内[1].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身上联合使用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CLT)、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和IL-2能产生50%~70%反应率.但是,特异性的肿瘤活性淋巴细胞的扩增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限制了这项治疗在癌症患......
作者:罗轶群;马骊 刊期: 2013- 05
-
苏丹红Ⅳ和柠檬黄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并鉴定苏丹红Ⅳ和柠檬黄人工抗原.方法:琥珀酸酐法构建苏丹红Ⅳ半抗原;以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用活性脂法分别与苏丹红Ⅳ半抗原和柠檬黄进行偶联.并用紫外吸收色谱法和电泳凝胶色谱鉴定制备是否成功.结果:经紫外吸收和摩尔吸收系数法估算得到苏丹红Ⅳ与BSA的偶联比31∶1,柠檬黄与BSA的偶联比17∶1.结论:成功制备出苏丹红Ⅳ和柠檬黄的人工抗原.......
作者:刘珍;张改平;职爱民;王方雨;李青旺 刊期: 2013- 05
-
T细胞衔接活化因子-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Jurkat细胞的定位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T细胞衔接活化因子(LinkerforactivatedofTcells,LAT)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观测LAT-EGFP在Jurkat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提取并扩增LAT除去终止密码子外的全部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酶切鉴定并测序.瞬时转染到Jurkat细胞中进行表达,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AT-EGFP在J......
作者:秦云;高美华;王冰;姬静;张蓓 刊期: 2013- 05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线性和稳定性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VZV抗原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0.4μg~13μg/ml,相......
作者:周钦;贾继宗;刘剑;陈丽宏;杨连威;曾丽文;韩金乐;叶祥忠;李益民 刊期: 2013- 05
-
猫主要过敏原Fel d 1的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及三维结构模拟
目的:预测猫主要过敏原Feld1与MHCⅠ、MHCⅡ类分子的结合力获得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并模拟Feld1的三维结构,为猫主要过敏原的改造及其临床研究等提供依据.方法:从Uniprot数据库中得到猫主要过敏原Feld1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在线软件NetMHCⅡ2.2对Feld1氨基酸序列进行MHCⅡ抗原表位分析,使用软件SYFPEITHI分析MHCⅠ的抗原表位,再通过在线软件Swiss-Model预......
作者:许晨霞;何颖;肖琪;邹泽红;袁旭平;关学琛 刊期: 2013- 05
-
mTOR 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
目的:构建mTOR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为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T细胞mTOR基因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针对小鼠mTOR基因的shRNA片段,与酶切后的pLKD.UBC.GFP.U6载体片段进行连接并转化DH5α,提取阳性克隆质粒,测序,转染293T细胞.通过GFP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DNA测序结果及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小鼠mTOR-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对其进行包装......
作者:游燊;涂旺招;王耀东 刊期: 2013- 05
-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ITP患者CD4+CD25+T细胞影响
目的:体外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体外培养,扩增出MSCs,通过Ficoll分离法和尼龙棉柱法获取正常人及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中CD4+CD25+T细胞比例;MSCs经丝裂霉素MMC处理后按不同数量(2×103、1×104、5×104个细胞/孔)......
作者:赵霞;丁慧芳;刘国强;郭成山;邢健;徐敏 刊期: 2013- 05
-
DEN2感染对MyD88沉默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相关膜分子表达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DEN2感染BMDC后对其成熟及相关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rmIL-4、rmGM-CSF联合诱导培养BMDC;针对BMDCMyD88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MyD88siRNA,脂质体法转染BMDC;通过Westernblot筛选一对高沉默效率的MyD88siRNA;常规方法增殖及鉴定DEN2;直接免疫荧光及RT-PCR鉴定DEN2吸附BMDC;流式细......
作者:尹科;左丽 刊期: 2013- 05
-
鸡胚视顶盖早期产生的神经元迁移规律和层定位研究
目的:阐明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视顶盖层的形成以及神经元的迁移模式.方法:新鲜种蛋正常发育到第4.5天~第5天(E4.5-E5),将质粒pCAG-GFP通过活体原位电转技术转入视顶盖,继续培养到E8、E10和E12,取材、固定、包埋、切片后用PI复染核.结果:到E12鸡胚胎视顶盖从内向外终形成6层结构,大部分神经元进行放射状迁移,部分神经元进行切向迁移,不同层的神经元有各自的形态特点.结论:鸡胚胎发育过......
作者:杜蕊;杨慈清;李玲玲;黄映雪;张伟;陈树林;赵善廷 刊期: 2013- 05
-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SCⅡ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1、3、5、7天四个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BBB评分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点的BBB评分均为21分,SCⅡ组的BBB评分在1天时低,随时间......
作者:黄飞;李亚男;尹飞;赵东旭;武云涛;李野;刘景臣;朱庆三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 2 脂质体作为疫苗佐剂和给药系统的应用
- 3 PD-L1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8+T细胞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4 表达HPV16 L1、L2和E7蛋白的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诱发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5 人白细胞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 6 G-CSF动员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 7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抗原K6 IFN-γ ELISPOT用于结核病辅助诊断
- 8 升陷汤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免疫机制研究
- 9 浅析提高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效果的方法
- 10 野生型和突变型人白介素13哺乳细胞表达质粒的构建1
- 11 当归挥发油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的影响
-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 13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测定
- 14 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
- 15 胸腺基质细胞支持下骨髓CD34+细胞向T细胞体外定向分化
- 16 T细胞疫苗抑制了Flt3-L介导的小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 17 肝癌靶向性超抗原基因疫苗的设计和预测
- 18 LPS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SSeCKS的表达影响
- 19 清解宁对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 20 中国人群中一个新的HLA-DRB4等位基因(DRB4·NC)的发现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