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TBX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TBX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TBX2在9例正常甲状腺、13例甲状腺腺瘤及67例甲状腺癌组织(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甲状腺滤泡癌23例,甲状腺髓样癌14例,甲状腺未分化癌2例)中的表达.结果:TBX2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56例,占83.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甲状腺(阳性表达3例,占33.3%)及甲状腺腺瘤组织(阳......
作者:宋晓环;王晓林;孙冬梅;王忠超;高航 刊期: 2012- 09
-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JointCommitreeonCancer,AJCC)肿瘤分期为Ⅱb期(仅T3N0M0)和Ⅲ期(不包括N3),静脉血于第1周期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及第3周期化疗后21日抽取,淋巴......
作者:白海亚;马秀芬 刊期: 2012- 09
-
高级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的思考
高级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中占有重要地位,选修率达到80%以上.尽管如此,仍有很大部分学生并不明确选修免疫学实验课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感觉.此外,由于在本科生阶段免疫学课程大多安排为大学二年级,距研究生课程已3年有余,学生对于免疫学内容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1],能够叙述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大致的免疫应答过程的人数还不到50%,其他学生对免疫学的了解更有限,即使选修了免疫......
作者:闫东梅;韩笑;刘起会;李鹏;朱迅 刊期: 2012- 09
-
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Ⅱ-Ⅲ,CINⅡ-Ⅲ)和67例子宫颈癌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Indirectimmunofluoresc......
作者:王婷婷;徐曼;耿卫朴;黄文炼;陈瑜 刊期: 2012- 09
-
LPS诱发sAPP-α转基因鼠神经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损伤是否与小儿孤独症的发病相关.方法:我们使用C57BL/6为背景的sAPP-α转基因小鼠和同源对照小鼠,给予低剂量(50μg)的LPS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12、24、48、72、96、120小时以及14周处死小鼠,收集相应的样本,进行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细胞计数、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大脑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14周大脑免疫细胞化学等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源......
作者:王政;韩玉霞;苏刚;陈迪祥;肖元宏 刊期: 2012- 09
-
新疆维、哈两民族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维、哈两民族共411人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同时进行等位基因频率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酚-氯仿法抽提提取DNA,再将PCR产物进行纯化.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纯化后得到的延伸产物在ABI3130XL基因分析仪上进行测序.结果:维、哈两民族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冠心病与冠心病组之间E2、E3、E4各单倍体,各基因型阳性率居于相同水平P>0.05).结论:......
作者:雷玉艳;张晨;汪幸思;曹婷;林爽;王莎莎;艾热提艾山;瓦哈埔·马木;夏梦菊;梁少华;刘荣辉 刊期: 2012- 09
-
河北地区发现6例RHD(711delC)基因型分布
一直以来RhD血型因其在临床输血和产科学上的重要性及其自身的复杂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RhDel表型是一种变异的极弱RhD阳性血型,长期以来Del型的个体一直被当作RhD阴性对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Del型血液可能会引起Rh真阴性受血者产生抗D[1,2],其血清学反应特征为盐水介质反应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呈阴性,吸收放散试验呈阳性,在分子水平上1227A是其重要的遗传标记[3].......
作者:乔芳;石翠英;何路军;王振雷;赵志弘;张虹;田亚娟;刘敬闪 刊期: 2012- 09
-
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转录因子PLZF的表达降低与iNKT细胞的减少相关
目的:比较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PLZF(Promyelocyticleukemiazincfinger)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研究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新鲜的抗凝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每个样本的PBMCs分两份,一份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荧光定量......
作者:刘艳华;翟斐;王心静;曹志红;杨秉芬;程小星 刊期: 2012- 09
-
佐剂关节炎大鼠肺功能与Treg、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肺功能、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肺组织Notch通路变化.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模型对照组(MC),每组10只;向MC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18天后,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肺功能、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
作者:刘健;万磊;程园园;冯云霞;刘磊;黄传兵;汪元 刊期: 2012- 09
-
DC-CIK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将4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化疗组20例,仅行化疗[奥沙利铂(Oxaliplatin)+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联合组20例,给予DC-CIK联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
作者:李莎;李岩;梁婧;刘晓琳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过敏性紫癜患儿Th17、Treg细胞及IL-17、IL-23水平的测定
- 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人PBMC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 3 鸡Ii与B-L基因表达产物的细胞定位与结合活性特征
- 4 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IL-6、IL-8、IL-10水平影响
- 5 两株鼠抗人VSIG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6 HIV-1核心蛋白p2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7 第八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通知
- 8 束缚应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改变
- 9 肺炎支原体的免疫致病机制
- 10 gp120mAb对gp120抑制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作用的研究
- 11 血清CXCL12和IL-33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12 GraVes病患者血清sCD8测定的临床意义
- 13 25羟维生素D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 14 肝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 15 禽流感病毒(H5N1型)血凝素(HA)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 16 外源性TGF-β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小鼠中IL-23/Th17炎症轴的影响
- 17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8 PPDS教学法在食品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 19 一种适用于肺脏转基因研究的脂质体运载系统
- 2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发生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预测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