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shRNA质粒对survivin基因的沉默效应
目的:研究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技术对宫颈癌细胞(Hela)survivin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构建3个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REN/S1/S2/S3)和无关序列质粒(pSIREN/con),对培养的Hela细胞行超声及超声微泡联合处理(US+SO)或脂质体转染,以空白细胞组、单纯超声辐照组、pSIREN/S1组、超声辐照+pSIRE......
作者:陈智毅;梁琨;柳建华 刊期: 2009- 09
-
Vav1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T细胞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T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Vav1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稳定表达IDO的CHO细胞株,与纯化的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检测IDO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情况,通过semi-quantitativeRT-PCR检测T细胞中Vav1、IL-2mRNA表达变化;Westernblot及免疫沉淀技术检测Vav1蛋白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IDO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T细胞中......
作者:李润美;魏枫;于津浦;李慧;任秀宝;郝希山 刊期: 2009- 09
-
平肺口服液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在预防大鼠放射性肺炎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为临床运用平肺口服液预防放射性肺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平肺口服液组.X线全胸单次照射20Gy建立大鼠放射性肺炎模型,平肺口服液20g/(kg*d)于照射前一周开始灌服,每日一次,每周称体重调整一次给药剂量,共5周.分别于照射后4周和8周处死大鼠,摘取全肺,称湿重,计算肺指数;行肺脏......
作者:刘轩;程志强;徐波;李鸿;潘琳;张韫;李忻;李利亚;李佩文 刊期: 2009- 09
-
复方甘草酸苷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皮损区HMB45、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化学脱色白癜风豚鼠模型皮损区HMB45等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复方甘草酸苷27.8mg/kg和55.6mg/kg两个剂量治疗过氧化氢白癜风豚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皮损区HMB45、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皮损区HMB45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治疗组HMB45的表达高于模型组,且有剂量依赖关系.模型组皮损区TNF-α和IL-6的表......
作者:姜日花;周明伟;孙晶 刊期: 2009- 09
-
甘草酸苷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甘草酸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甘草酸苷24小时后收获腹腔细胞,贴壁培养以获取巨噬细胞.脂多糖(LPS)刺激下培养巨噬细胞24小时,收集培养上清并检测其TNF-α、IL-12p70、IL-10及M-CSF的水平.结果:甘草酸苷显著抑制LPS刺激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同时显著增加IL-12p70的表达,而对IL-10及M-CS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
作者:王大南;于淼;冯永辉;吕昌龙 刊期: 2009- 09
-
家蝇蛹血淋巴及其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家蝇蛹血淋巴及其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血淋巴及其提取物与脾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共孵育72小时,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吸光度值,观察它们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采用免疫印迹法研究提取物对B淋巴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淋巴冻干粉、分子量在50kD以上的冻干粉及其提取物对混合淋巴细胞和B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对于T细胞的增殖却没......
作者:曹小红;毛德志;王春玲;鲁梅芳;侯丽华;王爱华 刊期: 2009- 09
-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血浆MCP-1浓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ELISA测定血浆MCP-1的浓度.结果: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较健康对照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与血浆MCP-1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上调,并且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有......
作者:李曼丽;甘华;谯林 刊期: 2009- 09
-
肝吸虫感染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肝吸虫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感染组40只,感染组大鼠口服肝吸虫囊蚴建立肝吸虫病动物模型,分别于灌胃后0、2、4、6、8和14周处死.对肝吸虫病大鼠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粘附促进因子(RFER)及红细胞粘附抑制因子(RFIR)的活性分别进......
作者:刘平;李懿宏;文景山;舒晶;高翔;任欢;李殿俊 刊期: 2009- 09
-
脐血CD34+CD19-造血干/祖细胞体外B细胞分化条件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向B细胞分化的条件.方法:体外免疫磁珠分离纯化脐血CD34+CD19-造血干/祖细胞;在小鼠S-17基质细胞支持下,脐血CD34+CD19-造血干/祖细胞、T3、各种细胞因子共培养建立体外B细胞分化发育培养体系,诱导脐血CD34+CD19-造血干/祖细胞向B细胞分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的B细胞.结果:T3、IL-7与小鼠S-17基质细胞共培养诱导CD34+CD19......
作者:胡嘉波;麻全慧;毛飞;许文荣;许化溪 刊期: 2009- 09
-
纤维蛋白原Bβ-455G/A、-854G/A基因多态性和功能表达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Bβ-455G/A、-854G/A基因多态性和Fg浓度、分子活性等功能表达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60例首发急性CI患者、114例陈旧CI患者及162例正常对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测定血浆Fg浓度、Fg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大光密度(Amax)、FMPV/Amax等参数......
作者:李静;许亚茹;元小冬;李宏芬;王淑娟 刊期: 2009- 09
动态资讯
- 1 大连地区汉族人群HLA-A,-B,-DRB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
- 2 IL-12体外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IFN-γ的产生
- 3 溶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Th17及Treg细胞的影响
- 4 婴幼儿和儿童哮喘过敏原IgE检测及临床意义
- 5 人外周血NK细胞及NKT细胞受体及亚群的差异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 6 CCR7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迁移变化中的作用
- 7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血清抗-HCV 化学发光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 8 治疗蛋白的免疫原性
- 9 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淘选三水白虎汤作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靶点研究
- 10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结肠癌单抗MC3的抗独特型抗体
- 11 人羊膜上皮细胞治疗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效应及免疫调节作用
- 12 结核病细胞免疫特征研究进展
- 13 MICA 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 14 人喉癌长春新碱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 15 CXCL16趋化因子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16 内皮细胞源性IL-8对人树突状细胞作用的研究
- 17 141例白血病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研究
- 18 HBsAb 滴度高于10000 m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分析
- 19 黄芪多糖对甲流HA2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 20 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