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部门: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8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26/R
邮发代号: 12-8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5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可溶性PD-1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人的可溶性PD-1(sPD-1)酶标检测试剂盒并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已成功获得两株识别位点不同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和5F10)的基础上,采用该室制备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作为包被抗体,应用本室制备的单抗5F10经生物素(biotin)标记后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单抗夹心的人sPD-1酶标检测方法,并对健康供血员、甲亢、血液病患者的血清中sPD-......
作者:吴海竞;陈永井;苗瞄;张光波;胡玉敏;明志君;张学光 刊期: 2008- 09
-
表达Ki67-siRNA的溶瘤腺病毒抑制人肾癌ACHN细胞Ki67基因表达及增殖研究
目的:研究表达Ki67-si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Ki67)对肾癌ACHN细胞Ki67基因表达及增殖抑制作用.方法:ZD55-Ki67、溶瘤腺病毒ZD55、表达Ki67-siRNA的增殖缺陷腺病毒Ad-Ki67感染人肾癌ACHN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E1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Ki67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
作者:史震;郑骏年;毛立军;郑宏祥;温儒民;李望;刘俊杰 刊期: 2008- 09
-
人源白细胞介素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CIK细胞产生和抗肿瘤活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产生及抗肿瘤活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集分离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有无人源IL-21(200ng/μl)培养条件下,检测CIK细胞表达及杀伤K562细胞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活性的变化;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及杀伤活性以及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的IFN......
作者:赵明峰;邓琦;李玉明;林雪梅;刘鹏江;耿丽;李敬兰 刊期: 2008- 09
-
青藤碱对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分离SLE患者的PBMCs,加入anti-CD3及不同浓度SIN,以ELISA和流式细胞仪方法分析青藤碱对T淋巴细胞活化和Th1/Th2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SIN可抑制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IFN-γ、IL-2和IL-4.SIN能够显著降低CD4+T和CD8+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和CD25......
作者:石韫珍;孟锐;李丽;吴长有 刊期: 2008- 09
-
增龄进程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胞外配体mRNA差异表达特征及淫羊藿总黄酮的干预效应
目的:研究衰老进程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胞外配体相关分子mRNA差异表达特征及淫羊藿总黄酮(EF)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NF-κB信号通路寡核苷酸基因芯片,选取SD大鼠在衰老进程中的几个特定年龄:3天(3d),4月龄(4m),10月龄(10m),18月龄(18m),27月龄(27m),研究衰老进程中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中上游相关分子功能类--胞外配体mRNA水平的整体表达特征及差异,并观......
作者:刘小雨;夏韵;王琦;吴斌;黄建华;夏世金;陈伟华;沈自尹 刊期: 2008- 09
-
黄芪皂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AS)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后,观察其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Fluo-3/AM、观察AS引起巨噬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50~800μg/mlAS作用细胞24小时后,N......
作者:杨小敏;徐晓武;卢荷莲;张天一 刊期: 2008- 09
-
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颗粒溶素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是引起其反复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亦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耐药性的增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颗粒溶素(Granulysin)作为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的细胞免疫效应分子[1],在感染性疾病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检测了54例不同病期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Granulysin的表达,以探索Granulysi......
作者:宋洁;湛晓勤;王文军 刊期: 2008- 09
-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预防保护研究
血吸虫虫卵诱发的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免疫病理机制是以Th2为主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环境给宿主和寄主提供了一种共生的条件[1].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多发性硬化(MS)的经典动物模型,是以Th1为主的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纠正体内的这种Th1/Th2反应之间的平衡是多年来治疗者们致力的目标,尽管临床上有新的药物不断问世,MS的治疗仍不令人乐观.......
作者:郑雪平;胡学强;陆正齐;周国钰;王敦敬;朱灿胜;邱伟 刊期: 2008- 09
-
IL-18、ICE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卵巢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临床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卵巢(n=10)、卵巢良性肿瘤(n=6)、卵巢癌(n=32)组织中IL-18、ICE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发病年龄患者之间表达是否具有差异.结果:①正常、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均......
作者:崔澂;郝淑维;李保红;胡建军;张爱霞;程建新;单保恩 刊期: 2008- 09
-
重组腺病毒转导的MSC导向的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MS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转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导向(MSC)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多发性硬化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机制.方法:先构建、扩增、纯化Ad-CNTF-IBES-GFP,在体外培养MSC细胞.将1×108Ad-CNTF-IRES-GFP转染MSCS1×106,测定上清液中CNTF的浓度.再用MOG35-55建立C57BL/6小鼠EAE模型,将Ad-CNTF-IRES-GFP转染......
作者:陆正齐;胡学强;朱灿胜;王敦敬;郑雪平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向免疫学界的战友、敬爱的朋友陈慰峰院士告别
- 2 糖尿病并发感染时细胞因子以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
- 3 SARS病人外周血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发病机理初探
- 4 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抑制PBMC分泌TNF-α的影响
-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
- 6 溶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Th17及Treg细胞的影响
- 7 Th17细胞--正逐步获得深入研究
- 8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T细胞免疫和哮喘中的作用
- 9 髓源抑制细胞群: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10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PD-1/PD-L1阻断治疗
-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
- 12 补肾健脾方干预PPD诱导小鼠T细胞耗竭的实验研究
- 13 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和临床意义
- 14 G蛋白偶联受体56胞外端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15 MAGE-1与IL-18共表达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
- 16 趋化因子CCL22和CCL20协同皮肤抗原诱导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的影响
- 17 Ⅰ型糖尿病人来源胰岛细胞抗原2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建立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 18 腺病毒介导的CD40Ig基因治疗诱导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 19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1α、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其意义
- 20 蛋氨酸脑啡肽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应用新进展